腊八粥十余种食材不能同时下锅,吃的顺序也有讲究
来源: 点击数:1528次 更新时间:2020/1/2 13:21:38

    今天是腊八节。农历十二月,古称腊月。这时已是数九寒天,漫长的隆冬是我国农耕社会的农闲时节,也预示着新的一年要来临了。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,是祭祀神佛、祭祀祖先、除旧布新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收等一系列重大节日的开始。


    腊八这天要熬一锅腊八粥,这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的。据史料记载,在西汉时期,有“腊祭”的重大祭祀活动。是将五谷之神作为祭祀的对象。于是把五谷之长“稷”作为了代表(稷是古代的粮食作物,有的说是今天的黍或谷之类),就有了“社稷”,也成为了“腊祭”的主要内容了。


   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了我国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受尽了艰难困苦,几乎饿死,这时出现了牧女,用牛奶加香谷等煮粥喂食,佛祖很快就恢复了体力,在菩提树下彻悟成道,这一天恰好是腊月初八。


    因此,腊八这一天成为儒、释共庆的节日。寺庙在腊八的前几天就派众僧捧钵到处化缘,集得五谷杂粮,在腊八这一天熬成大锅粥,散发给穷苦百姓,穷苦人尊称为佛粥。直到今天,一些寺庙仍有腊八舍粥的活动,众信徒清晨前往,喝一碗佛粥,以示敬佛。


    熬腊八粥,在用料上非常丰富,要用大米、糯米、黄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大麦米、红小豆、芸豆、核桃仁、莲子、栗子、枣、青丝、红丝等。这个配料是小时候我母亲熬粥时的选料,当然各家熬粥的选材是不完全一样的,但其中以米和豆类为主是一致的。


    十余种食材,所需要的火候是不同的,有的一煮就熟,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透,所以不能同时下锅。把食材洗干净后,分别放在器皿中,锅中放足了水,中间不得再添水,否则煮出的粥不黏稠。把费火的豆类和枣、栗子先用文火慢煮,待到八成熟,再放入大米、糯米,最后放入容易熟的小米、黄米。这时粥越来越稠,水分蒸发了一部分,大部分被食料吸收了。这时最怕巴底糊锅。记得我母亲就手攥长把勺子,不停地在锅底来回搅动。黏稠的粥,在火力催动下,不断地向上迸发出浓热粥汁,碰到手上会烫伤,所以我见母亲会用蒸锅布把手裹起来。熬成一锅腊八粥,怎么也得要一个多小时。粥煮好后先要敬神祭祖,然后赠送亲友,最后全家食用。家里人按自己的口味,往粥碗里放入黑糖、白糖、青丝红丝等配料。寒冬中喝上这么一碗浓稠滚烫的腊八粥,浑身上下都暖透了。吃剩的粥,保存起来慢慢热着吃,却也是有好兆头的,取其“年年有余”的说法。


    喝完粥,大家再一起剥大蒜,把去掉皮的洁白的蒜瓣放入一个大口瓶子中,倒入食醋,封上口放在窗台上。等到除夕晚上吃饺子时,泡的蒜已变成碧绿色,醋也有了浓厚的蒜味,正好用饺子蘸着吃,真是醇香味美。因为蒜必须在这天泡,到过年才色味最佳,所以也称为腊八蒜。


    对这隆重的节日,历来有很多文章记载。近代学者夏仁虎先生的诗曾道:“腊八家家煮粥多,大臣特派到雍和。对慈亦是当今佛,进奉熬成第二锅。”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海安婚庆提醒婚礼当天必拍的几个镜头 下一篇:传统的中式婚礼更让人眼前一亮
一键导航
关注我们
经理微信
返回顶部